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引导者,学生心智成长的伙伴。要想开发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首先要开发自身的精神世界。而写作便是教师能创造属于自己精神世界的“私房宝典”,提升写作能力也成为了当代教师内修素养的必修课。近日,我校特邀前高校出版社、前媒体责任编辑张巍,为全体教师带来一场以“提升写作能力,内修教师素养”为主题的分享会。

初心不改 修身赋能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是张巍老师开篇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深深触动了每个老师。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表达,更是一种自我反省。通过文字,我们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观点传递给更多人,从而引发共鸣,激发思考。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时刻都在与知识互动、与学生互动、与时代互动。写作是我们传递知识,创新教学,向外精修专业的渠道;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反思,探索成长,向内深修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教书育人之时,也是自身蓄势赋能之际。当教师的文字以真诚之心娓娓道来,便会多一种和学生或家长的沟通交流方式,从而增进师生和家校在教育上达成的共识。
步履不息 深耕教学
“提笔却不知如何下笔”,纠结写什么是诸多教师的常见通病。针对这一问题,张巍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她认为,教师可以写教学实录、教学创新、教育观点等内容与教师同行分享提升;也可以写教育随笔或针对班级和学生个人现象的感悟,从而观察学生的进步;还可以通过撰写教育研究学术论文,精进专业水平,为教育领域的进步贡献力量。可以说,举凡世间百态,教育万象,都是写作最好的素材,也是教师对教学和生活最好的感悟与思考。
笔耕不辍 且行且歌
从“生手”到“本手”再到“能手”,张巍老师巧妙的比喻成教师写作的跃迁路径和通关心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张巍强调,写作的“源头活水”就是阅读,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一定先于写作,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其次,写作是一项需要强大内驱力推动的技能。余华曾说,写作唯一的捷径就是写。能积微者速成,只有坚持不断练笔并永远保有一颗对生活充满热忱和温度的心才能成为写作的“能手”。最后,她还结合自身的写作经验和工作经历,通过典型新闻稿件的分析讲解,详细探讨了新闻稿件写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包括选题、结构、逻辑、措辞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令大家受益匪浅。与此同时,她对学校新闻稿件撰写给予了肯定和认可,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使教师们更有信心和动力投入到写作工作中。

讲座最后,李筱颖副校长鼓励全体教师要充分发扬勤学善思的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积极参与到学校稿件撰写的工作中去,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内修教师素养。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定期组织开展教师阅读与写作专项活动,切实有效精进教师写作能力和水平,并激发教师将写作技巧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将文字之光灌注到学生的心田。
三校:初 晓 王馨笛 于欣彤
三审:李筱颖 颜世峰 于 波